计算机网络——数据链路层(3)
广域网 | 局域网 | |
---|---|---|
覆盖范围 | 很广,通常跨区域 | 较小,通常在一个区域内 |
连接方式 | 节点之间都是点对点连接,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,一个结点交换机往往与多个结点交换机相连 | 普遍采用多点接入技术 |
OSI层次 | 三层: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,网络层 | 两层:物理层,数据链路层 |
联系和相似点 | 1.广域网和局域网都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构件,从互联网的角度上看,二者平等(不是包含关系); | 2.连接在一个广域网或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在该网内进行通信时,只需要使用其网络的物理地址即可 |
着重点 | 强调资源共享 | 强调数据传输 |
- 局域网使用的协议主要在数据链路层(少量在物理层),即数据的控制信息主要是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控制信息。广域网协议主要在网络层。
局域网
定义
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,将各种计算机、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系统等通过双绞线、同轴电缆等连接介质互相连接起来,组成资源和信息共享的的计算机互联网络。
特点
- 为一个单位所拥有(范围和站点数量有限);
- 所有站共享较高的总带宽(数据传输速率高);
- 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;
- 各站为平等关系;
- 能进行广播和组播。
特性由三个要素决定:
- 拓扑结构(星型、环形、总线型、星形和总线复合型)
- 传播介质(双绞线、铜缆、光纤等,双绞线为主)
-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(决定性)(CSMA/CD、令牌总线和令牌环,前两种用于总线型局域网,第三种用于环形局域网)
三种特殊的局域网实现:以太网、令牌网、FDDI(光纤分布数字接口)
逻辑拓扑 | 物理拓扑 | 信息发送方式 | |
---|---|---|---|
以太网 | 总线型 | 星型 | 广播式 |
令牌环(Token Ring,IEEE802.5) | 环形 | 星型 | |
FDDI(光纤分布数字接口,IEEE802.8) | 环形 | 双环形 |
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: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:
-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(MAC),向上层屏蔽对物理层访问的各种差异,提供对物理层的统一访问接口,功能:组帧和拆卸帧、比特传输差错检测、透明传输、寻址、竞争处理。
-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(LLC),与传输媒体无关,向网络层提供无确认无连接、面向连接、带确认无连接、告诉传送4种不同的链接服务类型。LLC作用已不大,目前不少网卡仅有MAC协议而无LLC协议。功能: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、提供和高层的接口、差错控制、给帧加序号。
以太网与IEEE 802.3
- IEEE 802.3标准是一种基带总线型的局域网标准。采用CSMA/CD方式。
- 采用两项措施简化通信:
- 无连接的工作方式。不对发送的数据帧编号。
- 不要求接收方发送确认,提供不可靠服务,对于差错的纠正则由高层完成。
- 常用传输介质由4种:粗缆、细缆、双绞线和光纤。
参数 | 10BASE5 | 10BASE2 | 10BASE-T | 10BASE-FL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传输媒体 | 基带同轴电缆(粗缆) | 基带同轴电缆(细缆) | 非屏蔽双绞线 | 光纤对(850nm) |
编码 | 曼彻斯特编码 | 曼彻斯特编码 | 曼彻斯特编码 | 曼彻斯特编码 |
拓扑结构 | 总线型 | 总线型 | 星型 | 点对点 |
最大段长 | 500m | 185m | 100m | 2000m |
最多结点数量 | 100 | 30 | 2 | 2 |
网卡具有唯一的MAC地址(即以太网地址)。功能:
- 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;
- 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;
- 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、帧的封装和拆装;
- 介质访问控制、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。
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:DIX Ethernet V2标准和IEEE802.3标准,以前者为例:
- MAC帧格式=前导码+MAC帧;
- 前导码=前同步码(7B,实现时钟同步)+帧开始定界符(1B);
- MAC帧=目的地址(6B)+原地址(6B)+类型(2B,指出data区的数据应交给哪个协议实体处理)+data区(46~1500B,包含高层协议消息,若不足46B则填充)+FCS(4B,校验码,除了前导码外,都属于娇艳的范围);
- IEEE 802.3对比DIX不同之处:帧起始标志;长度域代替类型域。
高速以太网:速率超过100Mb/s,并且可以从10Mb/s向10Gb/s演进,说明:可拓展、灵活、易于安装、稳健性好。常见的有:100BASE-T(可全双工,可半双工)、吉比特以太网(又名千兆以太网,可全双工可半双工)、10吉比特以太网(只全双工)。
IEEE 802.11
- IEEE 802.11是无线局域网的一系列协议标准,包括802.11a和802.11b等
- 除了基本的协调访问问题,还进行了以下控制:
- 错误控制。为了克服通道固有的不可靠性;
- 适宜的寻址和关联规程。为了处理站点的可携带型和移动性;
- 互联过程。为了扩展无线站的通信范围;
- 允许用户在移动的同时可以通信。
- 采用CSMA/CA协议进行介质访问控制。但在无线局域网中,即使在发送过程中发生了碰撞,也要把整个帧发送完毕。因此一旦出现碰撞,在这个帧的发送时间内信道资源都被浪费了。
- 无线局域网分为两大类:有固定基础设施和无固定基础设施的
- 有固定基础设施:由基本服务集(BSS)作为最小构件,一般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,此基站也被称为接入点(AP,作用类似网桥)。若干个BSS可以通过分配系统(DS)连接成扩展的服务集(ESS)。ESS再通过门桥(Portal)为无线用户提供到非802.11无线局域网的接入。
- 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自组织网络:无AP,这些结点地位平等,都具有路由器的功能。具有自己特定的路由选择协议,可以不和因特网连接,把移动性扩展到无线领域中的自治系统。区别于移动IP,移动IP技术使漫游的主机用多种方式连接到因特网,是基于固定互联网中的各种路由选择协议。
令牌环网
- TCU:令牌环网的每一站通过电缆与环接口干线耦合器TCU相连。多站之间通过TCU相连。TCU的作用是:传递所有经过的帧、为接入站发送和接收数据提供接口。TCU有两种状态:收听状态和发送状态。
- 令牌环网的原理可查看上一篇博客——数据链路层(2)
- 令牌环网中令牌和数据传递过程:
- 当网络空闲时,环路中只有令牌帧在循环传递;
- 令牌传递到有数据要发送的站点处,该站点就修改令牌中的一个标志位,并在令牌中附上自己需要传输的数据,这时令牌帧就变成了数据帧,然后将数据帧发送出去;
- 数据帧沿着环路传输,接收到的站点一边转发数据,一边查看帧的目的地地址。如果目的地址跟自己匹配,接收站就复制该帧;
- 数据帧沿着环路传输,知道到达该帧的源站点,源站点不再转发。同时发送方检验数据帧是否有错,若有错则重发;
- 源站点发送完数据后,会重新产生一个令牌。
广域网
- 定义:覆盖范围很广(远超一个城市)的长距离网络。
- 任务: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。
- 各结点交换机链路:都是高速链路,距离可以是几千公里的光缆线路,也可以是几万公里的点对点卫星链路。结点交换机执行分组存储转发的功能,结点之间都是点对点连接,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,通常一个结点交换机与多个结点交换机连接。
- 首要问题:通信容量必须足够大,以便支持日益增长的通信量。
结点交换机与路由器?
- 共同点:两者都是用来转发分组;
- 结点交换机:在单个网络中转发分组;
- 路由器:在多个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中转发分组
广域网与互联网?
- 广域网不等同于互联网,互联网是可以通过路由器连接广域网和局域网的,
- 局域网可以通过广域网与另一个相隔很远的局域网进行通信
路由选择和转发:
- 路由选择:使用路由选择协议,负责搜索分组从某个结点到目的结点的最佳传输路由,以便构造路由表;
- 转发:从路由表再构造出转发分组的转发表
- 广域网的路由选择和转发是由结点交换机完成的,操作局限在在单个网络中。
- 最常用的两种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:PPP协议和HDLC协议
PPP协议
- Point-to-Point Protocol;
- 定义:使用串行线路通信的面向字节(帧全长是整数个字节)的协议,应用在直接连接两个结点的链路上。
- 设计目的: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,使其成为各种主机、网桥和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一种共同的解决方案。
- 推荐阅读:广域网协议之PPP,HDLC
- 组成部分:链路控制协议LCP、网络控制协议NCP、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
- 适用范围:异步线路/同步线路,Modem链路,路由器到路由器等
- PPP帧的格式:7EF+FFA+03C+协议+data+FCS+7EF
- 7EF即7E(01111110)标志字段,帧前后各一个字节,若出现在信息字段则需要字节填充,控制转义字节是7D(01111101)
- FFA即地址字段,1个字节;
- 03C即控制字段,1个字节;
- 协议段,说明信息段运载的是什么分类的分组,2个字节;
- data,即信息段,长度0~1500字节,因不采用CSMA/CD协议,所以无需限制长度下限;
- FCS即帧检验序列,对A+C+协议+信息进行检验;
- 尾部7EF同首部相同功能。
- 注意:
- PPP提供差错检验,但不提供纠错功能,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,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;
- 不支持多点线路;
- 只支持全双工链路;
- PPP两端可以运行不同的网络层协议;
- PPP面向字节,有两种实现透明传输的方法:异步线路采用字节填充法;同步线路利用硬件实现比特填充。
HDLC协议
- 定义:ISO制定的,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。
- 特点: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;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,“0比特插入法”易于通过硬件实现;全双工通信,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;帧采用CRC检验;对信息帧编号,可防止漏发或重发,传输可靠性高;传输控制功能和处理功能分离,具有较大的灵活性;
- 两种配置:非平衡配置和平衡配置:
- 非平衡配置:由一个主站控制整个链路的工作;
- 平衡配置:链路两端的两个站都是复合站,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平等地发起数据传输,而不需要得到对方复合站的允许
- 三种站:主站、从站和复合站:
- 主站:主要功能是发送命令帧、接收响应帧,并负责对整个链路控制系统的初启、流程的控制、差错检测及恢复等;
- 从站:接收从主站发来的命令帧、向主站发送响应帧,配合主站参与差错恢复等链路控制;
- 复合站:既能发送、又能接收命令帧和响应帧,并且负责整个链路的控制。
- 数据操作方式:正常响应方式,异步平衡方式,异步响应方式
- 正常响应方式:非平衡结构操作方式,主站发送数据,从站响应传输(需要得到主站的许可)
- 异步平衡方式:平衡结构操作方式,每一个复合站都可以进行对其他站的数据传输;
- 异步响应方式:非平衡结构操作方式,从站在没有接到主站的允许下就可以传输。
- HDLC帧的格式:F+A+C+data+FCS+F:
- 标志F,8bit,01111110;
- 地址字段A,8bit;
- 控制字段C,8bit,根据C中第1、2位的取值,可将HDLC分为3类:
- 信息帧(I),第1位是0,用来传输信息,或使用捎带技术对数据进行确认;
- 监督帧(S),第1、2位分别是1、0,用于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,执行对信息帧的确认、请求重发和请求暂停发送等功能;
- 无编号帧(U),第1、2位都是1,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、拆除等多种控制功能;
PPP和HDLC?
- PPP面向字节、HDLC面向比特;
- PPP帧比HDLC多了2字节的协议字段。当协议字段值为0x0021时,表示信息段为IP数据报;
- PPP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,只保证无差错接收,端到端的差错检验由高层协议负责。HDLC的信息帧使用了编号和确认机制,能够提供可靠地传输。
数据链路层的设备
网桥
- 网桥将两个或多个以太网连接起来,构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以太网。原本的以太网就可称为一个网段。
-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层,可以使以太网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。
- 功能:
- 具备寻址和路径选择能力;
- 从源网络接收帧,以目的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向目的网络转发该帧;
- 在不同或相同类型的LAN之间存储或转发帧,必要时进行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(一般的存储转发设备都可以进行协议转换)
- 对接收到的帧不做任何修改,只对帧的封装格式进行很少的修改;
- 可以通过帧翻译互联不同类型的局域网,即把原协议的信息段内容作为另一个协议的信息部分封装在帧中;
- 具有足够大的缓冲区
- 优点:过滤通信量、扩大了物理范围、可使用不同的物理层、可互联不同类型的局域网、提高了可靠性、性能得到改善
- 缺点: 增加时延;MAC子层没有流量控制功能;不同MAC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,需要进行帧格式的转换;可能出现广播风暴
- 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算法: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
特点 | 透明网桥 | 源路由网桥 |
---|---|---|
面向 | 无连接 | 连接 |
透明性 | 完全透明 | 不透明 |
配置方式 | 自动 | 手动 |
路由 | 次优化 | 优化 |
定位 | 逆向学习 | 发查找帧 |
失效处理 | 网桥处理 | 主机处理 |
复杂性 | 在网桥中 | 在主机中 |
透明网桥
- 混杂方式工作,它接收与之连接的所有LAN传送的每一帧;
- 若源LAN和目的LAN相同,丢弃该帧;
- 若源LAN和目的LAN不同,转发该帧;
- 若目的LAN未知,扩散该帧;
- 网桥刚连接时,转发表是空的,网桥采用自学习算法处理收到的帧;
- 自学习算法:网桥每收到一个帧A,都会记下源地址和进入网桥时选择的端口,写入转发表中。如果有更新就及时更新。
源路由网桥
- 路由选择由发送数据帧的源站负责,网桥只根据数据
- 工作原理:
- 源路由(source route)网桥在发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。
- 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(Discovery Frame),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。
- 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各自的路由返回源站。
- 源站在得知这些路由后,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中选择出一个最佳路由。
- 凡从该源站向该目的站发送的帧的首部,都必须携带源站所确定的这一路由信息。
局域网交换机
局域网交换机又称以太网交换机。类似于多端口的网桥,工作在数据链路层,能经济地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域,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。
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虚拟局域网(VLAN),VLAN可以隔离冲突域,也可以隔离广播域;
原理:检测从以太端口来的数据帧的源和目的地的MAC地址,然后与系统内部的动态查找表对比,若数据帧的MAC地址不在查找表中,则将该地址加入查找表中,并将数据帧发送给响应的目的端口。
特点:
-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直接与单个主机相连,一般工作在全双工;
- 能同时连通很多对的端口,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够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,无碰撞地传输数据;
- 即插即用,帧的转发表也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建立起来的;
- 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,交换效率高;
- 交换机独占传输媒体的带宽;
两种交换方式:直通式交换机、存储转法式交换机:
- 直通式交换机:只检查帧的目的地址;
- 存储转发式交换机:先将接收到的帧缓存到高速缓存器中,并检查数据是否正确,检查无误后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将该帧发送出去;如果发现帧有误,则将帧丢弃。优点:可靠性高,并能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;缺点是延迟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