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标题:webRTC 使用准备之流媒体协议
RTP 协议定义流媒体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包格式,而 RTCP 协议则负责可靠传输、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质量保证。有名的是Google的GCC(拥塞控制算法(Google Congestion Control,简称GCC[1]))).
A Coder,a Programmer,a Developer
副标题:webRTC 使用准备之流媒体协议
RTP 协议定义流媒体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包格式,而 RTCP 协议则负责可靠传输、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质量保证。有名的是Google的GCC(拥塞控制算法(Google Congestion Control,简称GCC[1]))).
本小节是 webrtc 前置内容,主要介绍 tcp 跟 udp 的 server 及 client 端实现代码。
tips:c 语言实现,demo 级别,仅供一对一通讯。
参考自慕课网 百万级高并发WebRTC流媒体服务器设计与开发
先明确概念:
问:二维码是什么?
答:二维码其实就是一串字符串,条形码其实就是一串数字。二维码内容可以是惟一的 ID,也可以是包含该 ID 的地址。
问:app 首次进入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,但之后不再需要就可以直接进入,这是为什么?
答:因为 token 机制。
建议采用第一种,考虑多一次交互的问题,使用commit work and chain 语法代替 commit,表示提交当前的同时开启下一段事务。使用以下命令监控超过 60s 的事务。
1 | select * from information_schema.innodb_trx where TIME_TO_SEC(timediff(now(),trx_started))>60 |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nowcoder.com/discuss/368998?type=0&order=0&pos=7&page=1
作者木子鱼皮,是(腾讯广告全栈毕业生)从零开始一周紧急上线百万高并发系统的相关经验、思路及感悟,在此记录分享。
写的比较复杂,今天修改一下~欢迎大家先🐴后看
花5分钟阅读本文,你将收获:
原文链接:在linux下创建自定义服务
历史版本中的linux对服务的操作是通过service来完成的。若创建用户自定义的服务,则需要较为复杂的操作。目前linux新的发行版已经内置了systemctl来操作服务。
新的自定义服务脚本以service为后缀,这些service文件存放于/lib/systemd/system中。我们只需要编写符合标准规范的service脚本文件,放在这个文件夹下面即可。这个标准的服务文件格式如下:
注:此书偏公式理论,本文仅对部分章节进行记录,标*表示跳过不读,文中使用 P54,表示《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、理论与实践_刘铁岩》中对应页码 54 页有详细解释。